第207章 昏君

9 1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太平下朝以后, 马不停蹄地赶来了上阳宫请安,生怕婉儿被阿娘教训得狠了,又伤了身子。

  太平来到武曌的正殿外,裴氏似是已经等候多时。

  "太上皇说, 陛下日理万机, 国事重要,今日就不必入内请安了。"裴氏上前, 对着太平行礼之后, 便开始劝说太平回去。

  太平以为阿娘这是恼极了,急问道:"母皇现下可是还在生气?"

  裴氏微笑道:"若是生气, 便不会领着小公主在内庭读书了。"

  "读书?"太平没想到现下阿娘竟是带着长安在内庭读书。

  裴氏点头,"太上皇对小公主的功课向来看重,几乎是亲力亲为。"她瞧太平还是不放心,便让开了身子, "陛下若是不信, 可随奴婢进去, 远远地瞧上一眼。"

  太平自是想进去瞧瞧的。

  裴氏引着太平走至入庭的圆门外,太平扶着门侧,往内瞧去。

  只见阳光明媚的庭中摆放着一张几案, 武曌坐在长安身边, 一边翻书, 一边含笑讲述书中的典故。

  "知道匈奴为何不敢来犯大汉么?"武曌轻抚长安的后脑, 温声问道。

  长安笑道:"因为大汉有卫青!"

  "不对。"

  "那......还有一个霍去病!"

  "也不对。"

  武曌语重心长,"一个人再强,也只有一双手,敌不过千军万马。"

  "那是?"长安歪着小脑袋,睁着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望着武曌。

  武曌会心轻笑, "因为国强,外敌才不敢来犯。"说着,武曌低头对上她的目光,"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是将士擅战,也不仅是士人聪慧,而是只要是这个国家的人,不论男女皆可为国献力。当女子也可以为国献策,为国征战,大唐便比旁国多了两倍的国力与战力。"说完,武曌郑重地道:"长安,要记得祖母今日与你说的这句话。"

  长安响亮地答道:"嗯!"

  武曌欣慰地笑了笑。

  长安的小手温柔地摸了摸武曌的脸颊,"祖母还生气么?"

  武曌含笑问道:"哀家生什么气啊?"

  长安正色道:"祖母今早在殿上可凶了。"

  武曌笑意微浓,"吓到我家长安了?"

  长安摇了摇头,"阿娘都被吓得不敢说话了。"

  "她现下是一国之君,稍有差池,便是大祸。"武曌笑意微敛,"哀家老了,护不了她多久了,长安你要快快长大,好帮上你阿娘。"

  长安听得难过,捧住了武曌的双颊,"祖母不许胡说,您当过万岁,便要活一万岁!"

  武曌被这童言无忌逗笑了,"那长安也要一世岁岁平安。"

  "嗯!我们拉钩!"长安笑呵呵地对着武曌伸出了小拇指。

  武曌也伸出了小拇指,勾了勾长安的小指,"好。"

  她对长安的宠爱,溢于言表,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太平的"女儿",更是因为她是武曌期许的大道接班人。

  太平看着阿娘与长安这一幕,不禁湿了眼眶。

  阿娘永远都是最好的阿娘,不论是太平年少时,还是太平现下,阿娘永远是保护她的那一个。

  裴氏瞧见了太平眼底的泪花,小声劝慰,"太上皇没有责罚昭仪,陛下安心。"

  看见此情此景,不必裴氏提醒,太平也知道婉儿今日定是全身而退了。当想到这一层,太平更觉酸涩,终是忍不住背过身去,低声吩咐裴氏,"好生照顾阿娘,明日朕下了朝便来陪阿娘。"

  "诺。"裴氏垂首领命。

  太平走了半步,又小声道:"别让阿娘知道朕来过。"

  裴氏愕了一下。

  太平脸色沉下,裴氏只得遵从。

  裴氏目送太平走远后,不禁哑然失笑,这太上皇与陛下,简直母女一个性子。

  太平自上阳宫回到紫微城时,婉儿已接下了宝册,换上了昭仪的吉服,在贞观殿中等候太平多时。

  平日太平下朝,便会来此批阅奏章。

【GL】禁庭 - 流鸢长凝 II(完结)(第151-214章+番外)Where stories live. Discover now